为您检索到约 8 个结果
作者:李春雨等
时间:2017
简介:过去数十年来,尽管麻醉和外科技术得到了快速进步,外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其中外科应激反应是其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产生大量应激激素和炎性因子,介导全身炎性级联反应,影响患者的康复。近年来提出的外科新理念——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目前此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多个临床医学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阳 柳长华
时间:2014
简介: 巫术是指幻想依靠“超自然力”对客体加强影响或控制的活动.上古巫术应用范围很广,其中用于医疗者,称为“巫医术”,大致包括祝由、厌劾、禁忌数种.秦汉时期,巫医术被阴阳五行理论改造成为医方术的一部分.其中,巫术鬼神系统被方士鬼神系统取代;祝由术、禁忌法被渗入术数思维;厌劾术基本被符篆术取代.巫医术改造不彻的残留,亦为秦汉方技家所兼收并用。
作者:许小慧 陈苑 朱雪琼
时间:2019
简介:目的 分析期刊论文发表后撤稿的原因,采取防范措施,为树立科研诚信提供对策。 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文献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建立检索式检索"被撤出版物"(Retracted Publication)或"撤回的出版物"(Retraction of Publication)发表时间2016/01/01至2017/06/01,对检索到的符合条件的撤稿声明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期刊论文发表后的撤稿原因。 结果 搜索到1 098条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撤稿文章895篇,将撤稿原因分为以下两大类:非有意的错误、学术行为不端。学术行为不端主要是伪造、篡改数据,占30.17%;其次为抄袭、剽窃,占20.22%。 结论 期刊论文发表后的撤稿原因主要为学术行为不端。通过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增强科研道德意识;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自由科研氛围;建立长效的科研管理及监督惩处制度;学术期刊编辑严格把关,严防学术行为不端,共同树立科研诚信。
作者: 周鸯
时间:2015
简介:1955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在世界范围产生巨大影响,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中医研究院建院初期,曾收到大量咨询中医药的国际来信,应邀在境内外为众多国际友人实施治中医治疗,接待外国政府代表团和学术团体来访,派医务人员出访,举办国际学习班培训外国进修生和实习生。频繁的国际交流,促进了与外国的友好往来和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展示了中医药学的作用和价值,彰显出中医药独特魅力,为提高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Wise Jacqui
时间:2014
简介:项小范围的研究表明,当手术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外科医生往往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他们常认为所在的医疗机构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员采访了27名来自伦敦两所较大规模的英国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NHS)的普通外科与血管外科医生,所有医师都表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都至少有过一次因为手术并发症而严重影响到个人生活及工作的情况。多数情况下,那些手术并发症都发生在受调查者职业生涯开始的早期阶段,并且大多都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和中浚等
时间:2016
简介:广东医史界学者对岭南医学进行了长期的潜心研究,逐渐对岭南的地域医学概念,岭南医学史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岭南中医学术的传承发展过程等取得完整清晰的认识。一部岭南医学史,首先着眼于岭南地区医学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并延伸拓展及岭南中医理论、岭南中医临床、岭南中医方药、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等学术发展的总结论述[1]1-12。岭南医学史属于地方医学史,但其意义和价值又不局限于岭南地域性医学范围。它在中医学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如秦汉时期的方士,晋、唐、宋代的道、佛教人物,唐宋名人贬谪岭南,明清特别是近代海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时代特色突出。如秦汉方士安期生、李少君等南游罗浮;晋、唐、宋道、佛教人物葛洪、鲍姑、支法存、仰道人、苏元朗、单道开、达摩,鉴真、释继洪等,唐宋名人杨炎、柳宗元、刘禹锡等,或生长广州,或长居岭南、或于罗浮修炼,或终老罗浮山,或旅居广东、海南,或途经广州,多著有或辑有与岭南有关的医书医方,与岭南医学有不解之缘。
作者:刘涛等
时间:2016
简介:火针疗法在《内经》中即有记载,并出现了"卒针""焠针""淬针""燔针""火焠""焠""淬""粹""焠刺""淬刺""燔针劫刺"等名称。《内经》还记载了适用于火针的针具——"锋针""员利针""长针"。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论》扩大了火针疗法的适用范围,而且《金匮玉函经》中首次出现了"火针"一词。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时期,火针疗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被用于多种内科疾病和外科疾病,操作方法和针具也有了更为详细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提出"火针疗法"一词,并沿用至今。此外,古代文献中的"白针"是指与"火针"相对而言的毫针,并非"火针"的曾用名。
作者:董晓燕等
时间:2018
简介:古代文献尽管对血吸虫病有不少记载,但受医疗水平所限,加上血吸虫肉眼不可见的特点,人们对其认识仅限于临床表现和危害性的描述以及偶见的中医治疗方法,缺少对病理特征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更谈不上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自觉的疾病防控。直到1905年,学者才发现了该病的致病微生物。此后,部分研究人员,特别是Houghton和Faust、Meleney报告了在中国发现的血吸虫病的临床病理以及血吸虫的形态、生活史、分布和中间宿主。在1924年之前的相关研究中,虽然Houghton、Faust、Meleney的研究在数量上微不足道,但却是突破性的进展。自1924年Faust的专著出版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血吸虫的研究主要有:在病例报道和对分布状况的探讨,对钉螺的解剖形态及分类的研究,灭螺的初步试验,防止血吸虫尾蚴侵入皮肤的试验研究,中西医治疗血吸虫病的试验。苏德隆和陈祜鑫等分别进行了水网地区及湖沼地区钉螺分布规律的研究。虽然当时在血吸虫病防治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对于它的全国性流行范围和患病人数却茫无所知。此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农业发展和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需要,血吸虫病防控逐渐得到重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防疫专业会议,制定了包括血吸虫病在内的19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案。随着各地开展的血吸虫病调查结果的呈现,直到1955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疫区全面展开。迄今,尽管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从未停止过,但直到21世纪初,学术界才真正对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的历史进行较多的研究。随着研究朝着纵深处和多角度开展,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史研究也日渐深入和全面。笔者现对21世纪以来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史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以期为以后的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史乃至疾病史研究提供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