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振军
作者:王振宁
作者:王振常
作者:王振常
简介:《中华医史杂志》,是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现称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于1947年在上海正式创刊的中国医史学界唯一的专业学术期刊,初名"医史杂志",定为季刊,但出版了第1卷第1期、第2期、第3~4期合刊及第2卷第1~2期合刊、第3~4期合刊之后就停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之后,医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受到重视,《医史杂志》季刊于1951年复刊.1953年,《医史杂志》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更名为"中华医史杂志".1956年,《中华医史杂志》再次停刊.1957-1958年,由于受前苏联科学学科划分方法的影响,同时为了"响应政府节约的号召",将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学(约当于社会卫生学)合并,编辑出版《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9-1960年,《医学史与保健组织》与《中华医学杂志》合并,改称《人民保健》;1961年,《人民保健》停刊。
作者:李经纬 王振瑞
时间:2013
简介:明代以前医家对胁痛的认识和治疗,以宋代为界限可划分为2个阶段:宋代以前,胁痛一直被视为疾病的伴发症状,医家多从寒论治,用药常选肉桂、附子等温热之品,这与重视阳气的传统阴阳观念有关;自宋代开始,尤其是金元时期,胁痛日渐被视为独立的病证,医家对胁痛病因病机的认识渐趋丰富,治法逐渐从注重散寒向注重行气转变,并最终形成了胁痛的辨证治疗思路.这些转变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的医学革新精神对具体疾病认识的影响。
作者:张金中 王振瑞
时间:2013
简介: 同为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相互影响.脏腑阴阳属性的认定和脏腑相合关系的确立,都与经脉学说的影响密不可分.脏腑的阴阳属性和阴阳之气的多少,起初是用“二阴二阳”来标定的.当“三阴三阳”命名了经脉,进而经脉络属了脏腑之后,才架设了脏腑与“三阴三阳”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经脉表里关系和经脉脏腑络属关系的影响下,脏腑相合学说逐步成熟,《灵枢·经脉》的脏腑经络学说最终得以建立并占据了中医学术的主流地位,与之相左的其他“异说”则渐渐游弋于学术边缘而日趋湮没。
作者:王振瑞
时间:2013
简介: 19世纪前,中俄两国贸易中涉及到中药材的进出口往来.由中国输入俄国的中药材以植物性来源为主,其中以大黄为最重要的贸易品种,其次为药食两用的辛香料如八角茴香、桂皮、胡椒、姜,还有特殊的药用品种如当归、奎宁.而由俄国输入中国的药材则以动物性来源为主,其中尤以贵重的动物性中药麝香在1854年的大量输入特别引入注目,曾一次性输入7万个麝香囊,其他品种如鹿茸、羚羊角的贸易也典型体现了俄方的地域与物产特点。
作者:丁兆平 王振国
时间:2014
简介: 对个别事物的分类,标志着人们对于事物共性认识的深度.皮肤病的分类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皮肤病学的发展水平.中国近代以来,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西医汇通或中西医结合多种知识体系并存的局面.中医外科学一直将皮肤病列为外科疾病的范畴,仅对皮损形态进行了分类,而未与具体疾病相联系.中西医汇通著作使皮肤病学脱离了外科学的襁褓,主要按皮损形态特征对皮肤病进行了粗略的分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著作直接引进了西医病名和皮肤病分类方法,对中医传统病名和分类方法予以扬弃,在西医病名之下的各项论述,体现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皮肤病诊疗模式,开辟了以现代科学方法发扬中医皮肤病学的新途径,成为中国皮肤病学的一大特色。
作者:高凯敏 王振瑞
时间:2014
简介:刘完素用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归类疾病,标定脏腑本气性质,并用五行生克胜复理论说明六气之间的相互转化,阐发"亢极则反兼胜已之化"的新命题,论述火热易与风、湿、燥、寒相兼同化的特性,提出了完整的"六气病机说"。张元素继承了刘完素"六气病机说"的思想要点,针对"六气为病"研究遣药制方理论,以"六气"归类方剂和药物,将"六气病机说"发展成为可以直接指导临床实践的辨证纲领,并同时阐发脏腑辨证学说,体现了脏腑辨证与六气辨证的互补性。
作者:王振瑞
时间:2015
简介:目的 科研项目立项评价管理是各级科研管理机构的核心工作内容。在学术圈较小的情况下,"熟人"社会网络关系及单位本位主义色彩是造成项目立项评价失真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研究如何规避该问题,客观公正地遴选项目并对各级科研项目的立项评价管理有所裨益。 方法 包括信息化建设、专家库建设、专家轮换制、专家回避制、监审制度、大同行多专家评审和加强对专家项目立项评审的规律研究,并首次提出了双盲、随机、集中、分组独立评审制度。 结果 该方法有较好的评审效果。 结论 在单一领域专家数量相对或绝对数量较少的情况下,通过组织管理层面实施系列的规范制度与措施可有效避免影响项目立项评价的干扰因素,取得较为科学、公正的结果。
时间:2018
简介:随着胜任力导向的新一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推进,中日两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均以考查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命制试题时如何模拟临床真实场景,实现在模拟临床环境下考查考生综合能力和临床思维成为两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中日两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发现两国考试都致力于提高临床案例型试题的质量,日本临床案例型试题从提高融合型试题的比重入手,在命制临床案例型试题,切实考查考生信息处理能力、疾病诊断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值得我国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借鉴。
时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