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妇女健康、产科和新生儿护士协会(Association of Women's Health,Obstetric and Neonatal Nurses,AWHONN)总部位于华盛顿,是美国重要的护理协会,为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国家的24 000多名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提供服务。AWHONN通过向护士提供关键信息和支持,帮助护士们为妇女和新生儿提供最高质量的护理,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
新生儿皮肤在生理和发育上与儿童和成人均不同[
AWHONN发布的《指南》适用于所有胎龄新生儿(出生至28 d),部分护理措施适用于28 d以上的婴儿(例如住院几个月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包括住院的健康新生儿以及高危和患病新生儿以及出院后的婴儿,唯一的排除标准是患有先天性皮肤病的新生儿。该指南也适用于所有新生儿保健机构和其他提供产后新生儿期保健的医疗机构;适用于新生儿专业的注册护士和高级执业注册护士,指南的相关组成部分也适用于新生儿的家庭皮肤护理。
该指南从新生儿皮肤评估、新生儿皮肤护理、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新生儿特应性皮炎的预防及护理、新生儿皮肤护理产品的使用及选择5个方面提出了基于证据的促进新生儿皮肤完整性的具体措施。《指南》中使用的证据级别为Ⅰ级:证据来自至少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或者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Ⅱ级:证据来自设计严谨的对照研究,但是没有随机化(Ⅱ-1级);证据来自设计严谨的队列研究或者病例对照研究(Ⅱ-2级);证据来自多个时间序列的研究,可以是有干预措施的也可以是没有干预措施的(Ⅱ-3级);Ⅲ级:证据来自权威机构的基于临床经验的观点,描述性研究或者专家共识;M/A:证据来自多个研究的综合统计学分析结果;SR:证据来自收集和分析了多项研究的综述类报告。
该指南强调了护士动态评估新生儿皮肤状况的重要性,有助于早期识别皮肤损伤的危险。《指南》建议新生儿皮肤评估频率为每天或每班从头到脚评估新生儿的皮肤(Ⅱ级),早期发现和治疗皮肤问题[
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工具
量表 | 背景 | 条目 | 相关性 |
---|---|---|---|
Braden Q儿童皮肤风险评估量表 | 从成人Braden评估量表发展而来,应用于322例儿童患者(年龄为21 d~8岁);基于压力和组织耐受性的压力性损伤理论 | 移动度、活动度、感知觉、浸渍、摩擦与剪切、营养、组织灌注与氧合 | 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58%(未考虑早产) |
Starkid评估量表 | 基于Braden Q儿童皮肤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于347例儿童患者,包括急危重症患儿 | 移动度/活动度、感知觉、浸渍、摩擦与剪切、营养、组织灌注与氧合 | 未考虑早产;未注明新生儿数量 |
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 | 基于Braden评估量表;在32名孕周为26~40周的新生儿中测试;基于压力和组织耐受性的压力性损伤理论 | 胎龄、精神反应、移动度、活动度、营养、浸渍 | 用5分作为临界值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3%和81% |
Neonatal/Infant Braden Q | 根据Braden Q儿童皮肤风险评估量表修改,对年龄为10 d~17岁的儿童进行测试 | 移动度/活动度、感知觉(反应能力)、胎龄、组织灌注与氧合、营养、浸渍、摩擦与剪切 | 工具不可靠 |
Glamorgan儿童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 | 基于儿童和成人压力性损伤文献和儿科护士的反馈;并对11家医院的336例年龄范围为1 d~17岁的儿童患者进行了测试 | 被动体位、贫血、仪器设备的使用、活动度降低、手术时间延长、持续发热、外周灌注差、低血清白蛋白、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10%、营养不足、不适于年龄的失禁、低体温、组织氧合不良、意识不清、体重大于适于年龄的第90个百分位、自理能力不足、低血压 | 用10分作为临界值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100%和50.2%;用15分作为临界值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8.4%和67.4%,高于Braden Q儿童皮肤风险评估量表 |
《指南》中指出,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沐浴操作时必须佩戴手套(Ⅲ级),因为在清除新生儿皮肤上的血液和羊水之前,应默认新生儿被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污染,直至沐浴结束,并确保沐浴产品不会成为交叉感染源[
最新研究表明,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待脐带自然愈合脱落是最有效的脐部护理[
《指南》建议在实施臀部护理前,首先要注意尿布皮炎的发生和发展(Ⅲ级),确定有无尿布皮炎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包括频繁排便、抗生素的应用、阿片类药物戒断、直肠括约肌张力异常、过敏等(Ⅱ级),并使用可靠有效的评估工具对会阴区域皮肤进行评估(Ⅲ级)。在整个婴儿期间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Ⅰ级),母乳喂养婴儿的尿液和粪便的pH值低于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且酶(即蛋白酶、脂肪酶、尿素酶)的水平较低,从而减少会阴部的刺激[
尿布皮炎的分度
得分 | 分度 | 表现 |
---|---|---|
0 | 无 | 皮肤干净[可能有轻微干燥或(和)单个丘疹],没有红斑 |
0.5 | 轻微 | 臀部皮肤呈粉红色或红色面积<2%,可能伴有单个丘疹或(和)皮肤轻度干燥 |
1.0 | 轻度 | 臀部皮肤呈粉红色面积2%~10%或呈红色面积<2%,和(或)散在丘疹,和(或)皮肤轻度干燥/脱皮 |
1.5 | 轻中度 | 臀部皮肤呈粉红色面积10%或呈红色面积2%~10%或明显发红面积<2%,和(或)散在丘疹(<10%),和(或)中度干燥/脱皮 |
2.0 | 中度 | 臀部皮肤呈红色面积10%~50%或明显发红面积<2%,和(或)单一或多个散在丘疹(10%~50%),可有轻微的脱屑或水肿 |
2.5 | 中重度 | 臀部皮肤呈红色面积>50%或明显发红面积2%~10%不伴有水肿,和(或)散在丘疹(>50%)伴或不伴有脓疱,可有中度脱皮或水肿 |
3.0 | 重度 | 明显发红面积>10%伴或不伴有严重脱皮、严重水肿,溃疡形成;可能有大面积的斑丘疹或多个脓疱 |
尿布皮炎/尿失禁患儿的会阴部皮肤护理建议
皮肤评估 | 治疗目标 | 治疗药物 | 护理方法 |
---|---|---|---|
皮肤完整;没有红斑 | 预防皮肤损伤 | 凡士林 | 在整个要保护的区域涂上一层厚厚的凡士林 |
皮肤完整;由于粪便的浸渍导致的皮肤损伤(短肠康复后或造口关闭);有或者无红斑 | 预防皮肤损伤,提供屏障 | 氧化锌软膏或者不含乙醇的护臀膏、凡士林 | 涂一层厚厚的氧化锌软膏做基底,或不含乙醇的果胶糊: |
皮肤完整;红斑;没有真菌感染 | 预防皮肤损伤,提供屏障 | 氧化锌软膏 | 涂一层厚厚的氧化锌软膏做基底 |
皮肤完整;红斑,卫星状皮损,尤其是大腿和会阴部;有真菌感染的证据 | 治疗真菌感染 | 抗真菌的药膏 | 使用抗真菌药膏;如果在24~48 h没有改善,请考虑使用不同的抗真菌制剂 |
皮肤剥落;没有真菌 | 预防进一步的皮肤损伤,提供屏障 | 1.使用果胶粉剂后涂氧化锌软膏; |
在皮肤剥脱的区域涂上一层薄薄的果胶粉剂,去除多余的浮粉;然后涂上厚厚的一层氧化锌软膏或不含乙醇的护臀膏。 |
皮肤剥落;真菌感染 | 预防进一步的皮肤损伤,提供屏障,治疗真菌 | 1.使用抗真菌药膏,再涂上氧化锌软膏; |
使用抗真菌软膏或乳膏,然后使用氧化锌屏障乳膏,或结皮技术: |
注:可以在使用任何治疗药物之前使用皮肤屏障保护膜(大于28 d的患儿)。
胎龄小于30周且体重低于1 200 g的早产儿皮肤TEWL风险最大(Ⅱ级),胎龄23周时角质层几乎不存在,TEWL为75 g/(m2·h),到胎龄24周时一些角质层已经形成,TEWL为45 g/(m2·h),到胎龄29周时TEWL为17 g/(m2·h),但是仍然高于足月新生儿4~6g/(m2·h)[
1.护士需能识别每个新生儿皮肤损伤的风险因素(Ⅱ级):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新生儿生理特征(例如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反应低下)、生理异常(例如水肿、脱水、低血压)、药物因素(例如血管加压药、镇静剂的使用)、使用探头和(或)电极的监测设备(例如监测心肺指标、血压、氧饱和度、脑电图的设备)、心肺支持设备(例如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高频通气、体外膜肺等设备)、医疗器械的使用(例如气管插管、鼻胃管或口胃管、血管通路装置等)、亚低温治疗、手术伤口/装置(例如气管切开术、胃造口术)。
2.为所有新生儿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Ⅲ级):新生儿的营养护理应包括充足的液体、热量和营养成分,例如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的供给;早产儿的营养需求比足月儿多,因为他们出生时的营养储备减少[
3.护士需熟悉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常见部位(Ⅲ级):包括头部、面部、鼻部、耳朵和下肢。许多压力性损伤可通过常规观察和监测医疗器械下方的皮肤来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4.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皮肤损伤的风险(Ⅱ级):主要干预措施包括定期评估医疗设备下的皮肤,至少每12小时或更频繁地评估;使用尺寸合适的设备进行氧疗,使用不含乙醇的皮肤保护剂、保护性敷料等保护新生儿的皮肤。
5.新生儿存在皮肤损伤的情况下,护士应定期评估皮肤损伤的阶段及伤口愈合状态(Ⅲ级):见
国际压力性损伤分期表
分期 | 表现 | 定义 |
---|---|---|
1期 | 指压不变白的红斑 | 局部皮肤完好,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指压变白的红斑或者感觉、温度觉、硬度的改变可能比观察到皮肤改变(视觉)更先发生 |
2期 | 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暴露 | 部分皮层缺失伴随真皮层暴露;伤口床呈粉色或红色、湿润,也可表现为完整的或破损的充满血清的水疱;脂肪及深部组织未暴露;无肉芽组织、腐肉、焦痂;2期损伤包括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撕裂、擦伤 |
3期 | 全层皮肤缺失 | 全层皮肤缺失,常常可见脂肪、肉芽组织和边缘内卷;可见腐肉和(或)焦痂;不同解剖位置的组织损伤的深度存在差异;脂肪丰富的区域会发展成深部伤口;可能会出现潜行或窦道;无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和或骨暴露 |
4期 | 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 | 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可见或可直接触及到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头;可见腐肉和(或)焦痂;常常会出现边缘内卷,窦道和(或)潜行;不同解剖位置的组织损伤的深度存在差异 |
无法分期 | 被覆盖的全层皮肤或组织缺失 | 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由于被腐肉和(或)焦痂掩盖,不能确认组织缺失的程度;只有去除足够的腐肉和(或)焦痂,才能分期 |
深部组织损伤 | 持续的指压不变白,颜色为深红色,栗色或紫色 | 完整或破损的局部皮肤出现持续的指压不变白深红色,栗色或紫色,或表皮分离呈现黑色的伤口床或充血水疱。疼痛和温度变化通常先于颜色改变出现。深色皮肤的颜色表现可能不同。这种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的压力和剪切力作用于骨骼和肌肉交界面导致 |
伤口愈合分期表
分期 | 表现 | 定义 |
---|---|---|
1期:止血期 | 通过凝血使伤口闭合 | 血管收缩限制出血,而血管活性介质的作用会导致损伤部位暂时变白。暴露的内皮下激活血小板聚集,导致凝块形成 |
2期:炎性反应期 | 损伤后出现炎症,血管受损后发生渗出,渗出液导致局部肿胀 | 炎症有助于控制出血和预防感染,同时促进伤口愈合,因为修复细胞迁移到损伤部位,在炎症阶段受损细胞、病原体和细菌被清除。这个生理过程会产生水肿、疼痛和发红,通常发生于愈合阶段 |
3期:增殖期 | 当伤口由胶原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新组织重建时,增殖开始 | 随着新组织的形成,伤口会收缩,一种新的血管网络形成,促进肉芽组织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健康生长。健康的肉芽组织呈粉红色或红色,质地不均匀。当伤口保持湿润和水合时,上皮化发生得更快 |
4期:成熟期 | 成熟是指胶原蛋白被重塑并且伤口完全闭合 | 通过细胞凋亡去除修复细胞。胶原蛋白杂乱无章,伤口变厚。胶原蛋白与张力线慢慢对齐,当水被重吸收时,胶原蛋白纤维相互靠近并交联。重塑在受伤后约21 d开始,可持续长达1年 |
6.从有感染迹象的皮肤损伤部位获取皮肤分泌物进行培养或者进行革兰染色试验和氢氧化钾拉丝试验等,根据结果给予针对性使用抗菌或抗真菌药膏(Ⅲ级);但是对于病情不稳定的超低出生体重儿无论皮肤培养结果是否阳性都可能需要全身抗生素治疗。皮肤出现感染的表现可能先于全身性细菌或真菌感染,念珠菌性皮炎被认为是一种极低出生体重儿中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表现[
7.考虑在新生儿皮肤损伤的伤口使用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含银敷料等[
8.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时,尽可能选择肢体最远端的静脉,避免将血管通路装置放置在难以固定的区域,特别是靠近屈曲部位的区域以及周围的肌腱、神经或动脉,或靠近面部和额头(Ⅲ级);对于患儿使用外周静脉还是中心静脉应有相应的规则(Ⅲ级);固定血管通路装置时,使用透明敷贴固定,并避免使用具有或不具有弹性的绷带(Ⅲ级);外周静脉给药前需使用推荐的稀释剂冲洗管路以确保通畅无外渗;理想状况下,外周静脉通路尽可能使用接近生理渗透压的药物,并且护士应做到至少每小时或根据常规评估导管留置部位的皮肤、周围组织和导管尖端部位是否有肿胀、发红、发白、疼痛或渗漏迹象(Ⅲ级)。通过实施以上干预措施可降低静脉外渗的风险[
《指南》指出,润肤剂含有脂质(例如神经酰胺)等物质有助于皮肤保持水分并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因此,润肤剂可用于促进皮肤屏障功能完善,恢复干燥或龟裂皮肤的完整性,并可预防特应性皮炎(Ⅲ级)。但是,某些润肤剂反而会影响新生儿的皮肤屏障功能和酸性保护膜(Ⅲ级)。有研究显示,润肤剂如葵花籽油和红花油的使用可降低TEWL并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指南》指出,在侵入性操作之前,用消毒液对皮肤表面进行消毒,可以降低与医疗保健相关的感染风险[
(1)清洁剂。《指南》中指出需选择具有中性或微酸性pH值(pH 5.5~7.0)的温和液体清洁剂或清洁棒,或那些已被证明对婴儿皮肤表面pH值影响最小的液体清洁剂或清洁棒,以及对新生儿具有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含有防腐剂的清洁剂(Ⅲ级)。(2)有机、天然和草药产品。《指南》建议在新生儿中谨慎使用(Ⅲ级)。
新生儿皮肤作为最大的器官系统之一,保护新生儿皮肤和促进皮肤健康具有挑战性。新生儿皮肤护理的目标首先是维持皮肤的完整性,也就是确保完整的皮肤屏障功能,尽量最小化各类医疗操作刺激,以减少显性的和隐性的皮肤损伤;其次是加速皮肤成熟的速度。通过对该指南的推荐意见的解读,希望同仁们能够掌握新生儿皮肤护理的细节,将这些推荐意见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实现新生儿皮肤护理的目标。